要避免绝缘层表面出现竹节状缺陷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一、优化生产工艺
控制挤出参数:
温度:确保挤出机的各段温度设置合理,避免温度波动过大。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物料塑化过度,流动性增加,不易控制挤出层的均匀性;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物料塑化不足,挤出困难,易形成竹节状缺陷。
压力:调整挤出机的压力设置,保持挤出过程的稳定。压力不稳定会导致挤出层厚薄不均,形成竹节状缺陷。
速度:合理设置挤出速度和牵引速度,确保两者匹配,避免线缆在挤放过程中发生短暂的停顿,从而减少材料堆积,避免竹节状缺陷的产生。
改进模具设计:
选择合适的模具尺寸和形状,确保挤出的线缆外径和圆整度符合要求。模具选配不当可能导致线缆表面出现凸包、不平整等缺陷。
定期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模具,避免模具微小损伤导致的线缆表面缺陷。
二、加强设备管理
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:
定期清理机头,确保挤出过程的顺畅。机头内的杂质和残留物可能导致挤出层厚薄不均,形成竹节状缺陷。
检查挤出机的真空排气系统,确保排气效果良好。排气效果不佳可能导致物料中的气体在挤出过程中形成气泡,影响线缆的外观和质量。
保持设备的稳定运行:
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振动、冲击等不稳定因素,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挤出层的均匀性,导致竹节状缺陷的产生。
三、严格原材料管理
控制原材料质量:
确保原材料在运输、贮存过程中处于干燥、清洁、无尘和无油污的环境中。原材料受潮或污染可能导致挤出过程中出现气孔、针眼等缺陷。
定期检查原材料的水分含量,对受潮的原材料进行适当的烘干处理,以消除潜在的水分影响。
优化造粒工艺:
控制造粒温度,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水分影响材料分子排列结构而产生气孔。
确保造粒过程的均匀性和稳定性,提高挤出料的质量。
四、加强过程控制
实施在线监测:
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在线监测,及时发现并纠正挤出过程中的异常现象,如挤出层厚薄不均、气泡等,避免缺陷的产生。
加强员工培训:
提高员工对生产工艺和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,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缺陷。
加强员工对产品质量意识的培养,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充分认识到竹节状缺陷对产品质量的影响。
五、案例分析
以中压交联电缆绝缘竹节状缺陷为例,通过数据跟踪统计和鱼骨图缺陷原因分析,发现主要原因在于挤出和牵引系统发生不匀速、不连续,导致线缆在挤放过程中发生短暂的停顿,形成材料堆积,酷似竹节。针对这一问题,采取了优化挤出参数、改进模具设计、加强设备管理等措施,成功将缺陷率从6.12%降至1.75%,产生了较大的改善收益。
综上所述,避免绝缘层表面竹节状缺陷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,包括优化生产工艺、加强设备管理、严格原材料管理、加强过程控制等。只有多方面考虑各种因素,才能有效地降低缺陷率,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。
相关内容